南樺 電子報 116 出刊日期 | 2008.04.14

光電感測器介紹及應用
工作原理:
  近接感測器接近但不接觸物體。有三種近接感測器:
(1) 使用電磁感應的高頻示波型
(2) 使用磁力的帶磁型
(3) 檢測物體與感測器之間靜電容量改變的靜電容量型

近接感測器
使用磁場
   高頻示波型
   帶磁型
使用電場
   靜電容量型



高頻示波型近接感測器原理:
位於感測器未端前部的檢測線圈產生高頻磁場,如右圖所示。當物體(金屬)接近磁場時,感應電流流入金屬內部,造成失熱並使振盪減少或停止。由振盪狀態檢測電路檢測此種狀態的變化,然後啟動輸出線路。


特徵:

一. 無接點檢測:與限定開不同無須任何機械接觸使可檢測物體。因此不會有檢測物體或感測物體因接觸
        而損壞的情況出現。

二. 可在惡劣環境下使用:甚至如在與水接觸等不利狀態下仍可態進行檢測。多數感測器有 IP67 保護構
              造和防油構造。
三. 高精度:由於重複精度較高,所以過用於精確的物體定位。

四. 使用壽命長:由於無接點輸出,所以使用壽命長並且無須特別物體。


缺點:

一. 運用於金屬:由於檢測是基於感應電流引起的熱量流失,因此不能檢測無法通過電流的非金屬。
        (同時不能夠檢測到如電流無法通過的鐵氧體。)

二. 短檢測距離:用於改變檢測距離的方法很多,如增加檢測線圈尺寸,使用無屏蔽檢測頭等,可是檢測
        距脽仍比光電感測器的檢測距離小。

分類方法:

一. 按構造分類:以組成線路元件是裝置還是分離為基礎進行分類。這對於選擇感測器的安裝空間,電源
         與耐雜訊有用。

近接感測器
(高頻示波型)
   放大器內置型
   放大器分離型

二. 按線圈外殼分類:以檢測頭(檢測線圈)周圍的構造為基礎進行分類。這對於選擇感測器的安裝類型,
           檢測距離,環境影響等有用。
近接感測器
(高頻示波型)
   屏蔽
   無屏蔽

三. 按輸出線路分類:以輸出線路與輸出電壓種類為基礎進行分類。這有益於根據裝置或連接感測器輸出
           的設備的輸入狀態,對感測器進行選擇。
近接感測器
(高頻示波型)
   無接點
   
   直流雙線式
   NPN 開路集電極晶體
   PNP 開路集電極晶體
   模擬電流
   模擬電壓






•當放大器內置時,連接直流電源即
 可得到繼電器驅動輸出。
•由於放大器內置,所以耐干擾。






 •由於檢測線圈作為檢測頭被分離,
  所以檢測部份變小了。(但是,它
  耐噪音性能要比放大器內置型的
  小。)
•可在放大器上遠距離設定靈敏度。




•金屬殼將檢測線圈的側面屏蔽。
•為了減小周圍金屬的影,感測器可嵌入金屬內。




•檢測線圈的側面不受金屬殼的屏蔽。
•相同尺寸屏蔽型相比,它們的檢測距離更長。
•由於容易受周圍金屬的影響,應注意不使金屬連接感測器的
 前端。